蓄电池的正确维护和使用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、发挥它 的特性至关重要,主要有以下几点:
(1) 蓄电池箱应保持清洁,防止极柱锈蚀,尤其是正接线柱处 极易腐蚀。导体配合面的腐蚀物或锈蚀会阻碍电流通过。每次 清洁后,在接头处涂凡士林润滑脂,以防生锈。
(2) 各单格的电解液液面高度应一致,并都达到上液位。
(3) 检测电解液的比重,以便攀握瘠电池的电力状况。
(4) 当蓄电池民期装在汽车上而汽车长期停驶,此时应采取 以下措施:①汽车存放时,必须关闭所有电器开关,特别是应拆下蓄电池负极线;每周定期起动发动机并使之保持在2000-3000r/ min运转,直到温度达到正常操作时的温度方可停止运转。②每 月充电两次。因为蓄电池不使用,也有自放电现象。如果过渡放 电,尤其在严寒的冬天,电解液就会积冰,蓄电池易破裂,所以,必 须保持蓄电池电量充足。蓄电池充电量是否合适,可用电解液密 度计检查电解液的密度(电解液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见表1)。
(5) 初用蓄电池时,尤其是干式铅睃蓄电池,应根据环境气温 状况,选择相应密度的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内,放2〜3h方可使用。
(6) 蓄电池的搭铁极性应与发电机一致。
(7) 当蓄电池装车后连线时,应先接正极,后接负极,拆下蓄 电池时,应先拆负极,后拆下正极,防止意外原因短路。
(8) 为减少自放电的可能性,应经常清理蓄电池上的脏物,尤 其是蓄电池盖上(包括桩柱)的脏物和渗漏的电解液、氧化物。
(9) 定期检查蓄电池的液面高度t液面标准值:普通蓄电池 液面应高出极板10〜15mm。
(10) 液面过低时,必须补加蒸馏水,不得加注自来水或河水、井水。
(11) 应经常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,或放电程度,如每行 驶1000〜1500km,用高率放电计或密度计检査放电程度或电解 液密度,当冬天放电超过25%、夏季放电超过50%以上时,应及 时充电,避免蓄电池长期亏电而使极板硫化。
(12) 冬天使用蓄电池的注意点:①防止蓄电池结冰:蓄电池 电解液的密度必须定期检查,不可太低。为达此目的,蓄电池必 须保持充足电的状态,避免电解液密度降低而结冰,引起蓄电池 爆炸等危害。②必须按规定对电解液的密度进行调整,要根据环 境温度调整(见表2)。③为使电解液和蒸馏水混合更均匀,避 免结冰,在补加蒸馏水时,应使发动机运转,使发电机向蓄电池充 电,也可在充电前先补充蒸馏水。④每次起动发动机时,不要超 过5s,重复起动时,间隔时间不少于15s,以使电解液更好地渗人极板。
表1:电解液密度与温度的关系
全充电蓄电池15℃时电解液密度(g/cm3) | ||
冬季 | 夏季 | |
冬季温度低于 一 40℃地区 | 1.31 | 1. 25 |
冬季温度髙于 一4℃地区 | 1. 29 | 1.25 |
冬季温度高于 一 30℃地区 | 1. 28 | 1.25 |
冬季温度高于 一 20℃地区 | 1. 28 | 1.24 |
冬季温度髙于 0℃地区 | 1. 27 | 1.24 |
表2:电解液配制表
15℃时电解液密度 | 体积之比 | 重量之比 | ||
浓硫酸 | 蒸馏水 | 浓硫酸 | 蒸馏水 | |
1.22 | 1 | 4.1 | 1 | 2.3 |
1. 24 | 1 | 3.7 | 1 | 2.1 |
1.26 | 1 | 3.2 | 1 | 1.9 |
1.27 | 1 | 3.1 | 1 | 1.8 |
1.28 | 1 | 2.8 | 1 | 1.7 |
1.29 | 1 | 2.7 | 1 | 1.6 |
1.30 | 1 | 2.6 | 1 | 1.5 |
1.40 | 1 | 1.9 | 1 | 1.0 |